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关注艾滋病患者
编号:35021
医生阿竹:难道你不怕被感染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
     我并不是专职搞艾滋病防治的医生,但我在大内科轮转时碰上了几例艾滋病患者,其中一位病人的经历和在对他的诊治过程中,使我有了很多的感慨。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当我们病房的医护人员听说一个成人艾滋病患者因霉菌性肺炎要转入我们病房时,大家便议论纷纷,有的说“病房没有那样的硬件设备”,有的人说“病房只有大统间,根本没办法隔离,”甚至有的人说:“都没有抢救的必要了,还转来折腾我们干嘛?”但我从每个人的潜台词里我听出了每个人都怕感染了。

    或许是艾滋病的病例在普通的内科病区很少见吧;或许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实在贫乏或了解不够。在该病人转入之后,我经常看到工作人员因害怕而全副武装,有些人在大夏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实际上并不需要如此隔离),去接近他,哪怕是给他送一些退烧药等也是如此。偶尔在床边做治疗时;就有人在过道里嘀嘀咕咕地说长道短。每当这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事是抬起他那瘦得很可怜的手指指门帘,要我们把它拉上,以为这样就能把世俗的厌恶、鄙视、嘲弄和风言风语挡在门外。我从他的眼里可看到一种深深地无奈和苦涩。
, 百拇医药
    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一切都达到了极致。那时候他每天都发高烧,体温最高到了40度,每天只能用消炎痛栓来退烧,实在不行只能用物理降温。但我开完医嘱后,经常没有人来执行。他们家里早在半年之前就不理他,妻子也与他离婚了,没有人护理。最后我只好亲自做这类治疗。那时还是酷暑,天气热得出奇,一天下来,房间里味儿都不对了,但我还是强忍着把他的衣服全换了,把消炎痛栓塞入肛门,同时酒精擦浴,只到体温降了下来。最后,他流泪了。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我上夜班,而他正好那几天,肺炎稍稍好转一些,能下地走走,于是他来到我的办公室聊了很久很久。他说对他自己的病他都能了解,他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他说别人看他的目光中的含义他都懂,许多人都排斥他,病友也不愿意跟他住一个房间,大夫不愿意给他作治疗……只是他无法改变这一切,那些怕他的人,他都能理解,但有些医护人员的行为让他觉得伤心。他谈到在半年前刚刚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时候,他觉得冤枉,而亲戚朋友、邻居对他的歧视和非议让他觉得非常愤怒,一度他想到报复,但最终,他的良知让他停止采取这种危险的举措。他说他只想在死的时候能有尊严一点。不管他犯没犯过错误,毕竟他也是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而且毕竟他已为他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生命。两个星期之后他终于因无法控制的霉菌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死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他走得很安详。
, http://www.100md.com
    曾有人问我:难道你就不怕被感染吗?我后来细细地一琢磨,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没仔细地想过,或许自己过于宿命吧,从医久了,对生死的态度比较客观,我得出一个结论,生命就那么一回事,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根本没办法强求。

    我想艾滋病让大家这么惧怕,或许是媒体过度渲染,许多人认为艾滋病是不洁的、不道德的,甚至是邪恶的,但事实未必尽然,虽然大家有时候不愿意正视它,但正在增高的艾滋病发病率也是不争的事实,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大家破除对它的偏见,勇敢地面对它,最终我相信人类会战胜它。

    在这儿我不想批评什么人或事,尤其对医生而言害怕它是正常反应,但只要多学习充分认识它的真面目,就能逐步破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而且我想医为仁术,医者要有父母心。你想哪个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呢?既便孩子的外表因病症而有了改变,令人不敢接近。

    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善待这些不幸的病人生命的尊严,以一颗平常心善待他们,理解他们。

    摘自中国先生网, http://www.100md.com